好消息!陆丰民间文化节会场专线公交车可免费乘坐!
好消息!陆丰民间文化节会场专线公交车可免费乘坐!2023年2月4日至6日,在东海街道上海村外滩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节”,为方便广大市民朋友前往旅游观光,陆丰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文化节期间临时增加市区内公交线路,市民可往返免费乘坐,具体交通讯息如下: A线:清云山至上海村...
汕尾 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尾原名“汕美”,滨临南海,盛产鱼虾,素以滨海鱼港著称,有美丽的滨海风光,故得“汕美”之名。由于汕尾地处广东省南部未端,旧时曾俗称“尾省”。“尾”与“美”谐音,人们便渐渐地把“汕美”称为“汕尾”,汕尾由此而得名。
汕尾市现辖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辖内有5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3个农、林场。全市总人口24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万。全市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人士近百万人。汕尾市市区以原海丰县所辖的汕尾镇为基础,重新规划扩建而成。
汕尾位於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处莲花山脉南麓。依山傍海,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揭阳市,同惠东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邻河源市,和紫金县相连;南临南海的红海湾和碣石湾。北窄南宽, 状似等腰三角形。全境陆地界线东西宽132公里,南北长90公里,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
汕尾境内主要河流有螺河、黄江河、乌坎河和赤石河4大水系,总长252公里,流域面积361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9.2%。汕尾境内河水流量大,汛期长,平均径流深1495毫米左右,全市年均产水量达78亿立方米。汕尾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 海洋性气候特别明显。气候温和,水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多种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莲藕、茨菇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香蕉、柑、桔等29科 42种。香炉桔是汕尾市特有的优良无病苗木材料。
汕尾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是广东省著名的渔场之一。境内鱼、虾、蟹、贝、藻类齐全,渔业生产已有数百年历史。 一般具有捕捞价值的鱼类达200多种。大量生产的有蓝园参(池鱼)、海鲶(赤鱼)、竹夹鱼、鲇鱼、大眼鲷 (目鲢)、大甲参、石斑等。甲壳类有墨吉对虾、近缘新对虾等。贝壳有近江牡蛎(蚝)、翡翠贻贝、蓝蚣等。藻类有广东紫菜、鹅掌茶等。
主要有花岗岩石料、石英玻璃砂、高岭土以及硫铁矿、铁、钨、锡、铋、铜、铝、锌、硅石、水晶石等。高岭土储量达8000万吨,其三氧化二铝含量大於40%的约4000万吨以上。优质石英砂资源更为丰富,储量达 2000万吨以上,含硅量达98%,均具有开发利用的良好条件。
从建市到现在,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市用于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70 多亿元。市区由原来的25 平方公里扩大到150平方公里,新建赤沙引水工程和日产6.5万吨的自来水厂,使市区日供水量比建市前增长10倍。全市现有南告、龙潭、巷口、九京岭等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7.7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3亿千瓦时;新建了35座中型火力发电厂、2座22万伏和10座11万伏输变电站,5万千瓦火力发电厂首期工程已建成投产;首期投资205 亿元的汕尾大电厂已获国家批准立项,正加紧设计和组织实施。邮电通信方面,全市现有电话交换机容量23万门;开通了33万户移动电话和10多万门无线传呼通信终端;开通了960 路大容量粤东数字微波。进入全国通信“百强市”行列。辖区内省养公路水泥化、柏油化,目前全市通车里程达到1995公里,深汕高速公路汕尾路段已全线贯通;新建3 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和油库码头以及一批1000吨码头,每天都有开往香港的直通客轮,汕尾港避风塘已动工兴建;惠州至汕尾铁路己完成前期勘测工作。汕尾通用机场已动工兴建。全市先後建立了一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加工区,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侨区 创新环境以诚招商
近年来,汕尾市华侨管理区紧紧抓住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契机,努力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诚实守信的商贸环境等招商品牌,不断吸引各方客商前来投资置业,使侨区工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华侨管理区(原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地处汕尾市东部,西与陆丰为邻,东与惠来县接壤,总面积3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7万人,其中归难侨6000多人。十年来,该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大大改变了过去普遍存在的“用电难、用水难、行路难、通信难、环境差”的状况,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城乡面貌有了显著改善,一个新型的中心城镇雏形已基本形成。
打造特色水果生产基地
该区在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打造亮点、形成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积极寻求和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结合实际,帮助和引导农民理顺发展思路,探索致富门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并把农业开发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重点推广“红杨桃”、“奎池油柑”等名优水果种植和发展立体种养业。目前,该区水果种植面积达1.1万亩,名优水果面积5000亩,初步形成了具有侨区特色的水果生产基地。
特色品牌吸引各方客商
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一方面“筑巢引凤”,抓好工业载体建设。另一方面,理清思路,充分利用侨区国有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突出打造“小政府、大社会、机构精简、优质服务”的特色招商品牌,兑现优惠政策等强有力措施,不断吸引各方客商到该区投资置业,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4月份,成功引进了首期投资2600万元的中美合资企业广州源锋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目前已征地5.8万平方米,一期厂房和仓库即将完成,预计近期可正式投产。
建设美丽富饶的新侨区
目前,该区正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艰苦奋斗,拼搏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进侨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一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依托本地资源,强化特色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扩大“红杨桃”和“奎池油柑”等优质高效水果的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努力打造侨区农业特色品牌,走“以优促新、以新促特”的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子。二是以优化招商引资大环境为重点,吸引客商前来投资置业。三是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带动,推进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四是以城镇化为载体,不断打造侨区新亮点,提高地区竞争力。
撰稿:海河侨
好消息!陆丰民间文化节会场专线公交车可免费乘坐!2023年2月4日至6日,在东海街道上海村外滩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节”,为方便广大市民朋友前往旅游观光,陆丰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文化节期间临时增加市区内公交线路,市民可往返免费乘坐,具体交通讯息如下: A线:清云山至上海村...
为实现文化兴业、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智民、文化富民,汕尾陆丰市将于2月4日至6日(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节”。 首届“民间文化节”将在该市东海街道乌坎码头、上海...
陆丰市文化引领打造“浪漫荷香”示范带。从广东省陆丰市了解到,该市桥冲镇溪碧村的荷花盛开,引来不少游客观赏。该镇在建设文化强市大潮中,打造“浪漫荷香”示范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冬日暧洋 汕尾红海湾旅游区。湖泊、岛屿、港湾交错,沙滩蜿蜒连绵,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海滨风光,是每年海边休闲游的大热之地。·景区内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南海观音、唐公墓、郑祖嬉纪念庙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