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陆丰鬼节-中元节

汕尾海陆丰”鬼节”-中元节。汕尾海陆丰地区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 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时光总是很快流失,一年一度中元节又到了,接着中秋,然后一年又完成。

中元节 俗称“七月半”。棵品特殊,做“重哥棵”、“人仔棵”、“媳妇仔”,或叫“草棕头”。重(重重叠叠的重,可不是重量的重)。外地人不识,只称:层糕粿,应该是得名于千层饼吧,当然,千层糕也不错。但总是以汕尾海陆丰地的原称为准。

  海陆丰地区在这个月,各庵堂多举行“盂兰盆会”,俗称“施孤”。有“高孤”、“暗孤”之分。“施高孤”较为隆重。搭上“孤棚”,即用木柱、木板搭成高棚(有的长几丈、十几丈),上面陈列各种祭品,有面包山(即用竹扎成高塔形,糊上纸,外面挂满面包)、棵山(即用竹扎成锥形,约一米高,糊上纸,外面贴上红棵)、饭包、米糖方等等。

“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春秋繁露,四祭》董仲舒

以前的人们生产力低下,信奉万物有灵,将作物的收成和神明相勾连,而秋尝便是人们在秋收之时祭拜祖先,和鬼神相沟通,安心现在,祈福未来的日子。起初并非定于农历十五,只是这个时间秋风起,阴盛之时,与鬼神沟通最为方便,也便越来越多人接受。

而后在南北朝时期,便是佛教流入中国,大量的佛教典故和文化为人们所接受,其中这样一个典故为人们熟知。

而在汕尾海陆丰,中元节里自然也少不了吃的。

比如吃鸭,压住鬼魂,保佑平安;捏花馍,保平安,孝顺父母……

标准重糕粿

不过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中元节标配的层糕粿。陆丰大部分称为: 重糕粿 (重重叠叠的重哦)

层糕粿,利用米粉耐心打磨成米浆,然后层层浇至,一层层粿逐步擂上去,粉粉嫩嫩的,咬上去颇有一种层次感,摸着压下颤颤微微的。

改进和演变过的重糕粿

还有一种派生出来的快餐,重糕粿。加虾米、瘦肉和香菇等做成酱料,泡上重糕粿上面。陆丰小东海的叫法是:虾酱粿。

虾酱粿 重哥粿

Written By

漠月

Comments :

    • Author Gravatar

      过节了哦,重糕粿,打头簮,姆啊姆,瓦唔嫁给伊家人,伊家人鹵死人…汕尾海陆丰这个节还分三批过的,十三,十四,十五。
      重糕粿,重重叠叠的重,不是重量的重。外地人或可能会喊其层糕粿或千层糕。分类糕点小吃,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