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甲东镇长青古堡遗址

陆丰甲东镇长青古堡在甲东镇长青村南一公里处的山峦上。建于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卫军防御城堡。堡坐东向西,左有叠叠山峦为靠,右跟莲花山隔涧相峙,前临港湾,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长方形,长35米,宽30米,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城墙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筑,西面城墙南侧设有方形石门。

堡内筑有营房和铳礅炮架,两排台阶可登上炮位。墙顶南面筑有平面圆形、直径3米的了望台,台上置有旗杆石夹。城堡重于防御,十分坚固。相传此堡由碣石卫配备旗兵百员,大炮五门,在明代中叶抗倭御寇立下的汗马功劳。现城堡依然屹立在海边山颠。

以下为汕尾日报相关报道

人文荟萃一古村—— 陆丰甲东镇奎湖村文化遗存

陆丰市甲东镇奎湖村建基于南宋度宗元年(公元1264年),为海陆丰较早建基的村庄。清乾隆版《陆丰县志》记载:“邑东一百二十里有石卓立,状若执圭,故曰圭山;一曰龟山,以湖中之石大小浮露水面,若龟然也。旧设巡检司直其下,今废。隔湖即惠来界。”据此该村也称“归湖”、“龟湖”。近日,记者在甲东镇干部带同下,和奎湖村来了一个零距离接触,盘点了该村的文化遗存。

奎湖古堡与烟墩

奎湖村自古以来属兵防要地。明清时代倭寇海贼经常出没于奎湖一带,邻近乡民深受其害。为保家卫国,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朝廷在奎湖西南山坡上筑兵防城。

清初,朝廷在奎湖设置东甘澳炮台,当地人俗称“城仔”。“城仔”以奎湖古堡为军营,在瞭望墩设瞭望台,于瞭望墩南约三百米地名“雷公水”处筑炮台。据清乾隆版《陆丰县志》记载:“东甘澳炮台营房18间,安炮8位,二千斤炮2位,一千斤炮2位,五百五十斤炮1位,五百斤炮2位,四百六十斤炮1位。”“东甘澳炮台汛系险要,设把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步战守兵52名。”

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奎湖建军营驻军。在奎湖烟墩设哨点、筑碉堡、驻兵;在瞭望墩设哨所。今瞭望墩顶的大石上还嵌有“海军海测部”瓷器一件。

奎湖烟墩又名奎湖墩、奎湖尖、奎峰,位于奎湖西南方,海拔65米。在峰顶,南可俯视湖仔港至甲子港的全部海面,向东、西、北眺望可览甲东全境及甲子镇乃至惠来县部分地域,视野广阔。史上曾设瞭望台、烽火台。清乾隆版《陆丰县志》记载:“圭湖墩系边海要汛,安兵三员。”解放后作为奎湖驻军哨点,上筑战壕碉堡,建营房二套,驻军一个班。

贤明官吏受膜拜

奎湖村内有宫庙7座,包括城隍古庙、天后古庙、天妃古庙、八蓬善堂等等,反映了该村历代的民间信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宫庙中蕴藏着不少历史信息。

比如该村的永峰古寺,2010年列入陆丰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原址在钟山中学西北侧,明仁宗年间(1425年)迁建于奎湖西城门南侧,坐东向西,主体建筑长16.3米、宽12米,分二进一天井。1988年按原规模重建。该寺前殿供奉三座雕像,包括清康熙时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总督周有德和钦差大臣三位忠官,故前殿称为“三忠殿”。说起王来任、周有德,可是大有来头。

清顺治 (1644-1661) 年间朝廷颁布了迁海令,下令东南沿海各省人民内迁30-50里。当时,抗清主力在大陆遭削弱后,其余部集中于台湾和沿海各地,以郑成功部为主力。清政府为防止内地人民与沿海抗清军联系,顺治八年 (1651年) 开始海禁,十三年发布上谕,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贸易,犯禁者不论官民,一律处决,货物入官,犯人家产全部赏给告发人,地方文武官一律革职,从重治罪。

迁海令的恶果是造成沿海人民民不聊生,中国的航海事业也由此倒退数十年。为让清政府收回成命,广东巡抚王来任和两广总督周有德多次上疏力争;陆丰大安进士黄易也越级为民请命,其《奏开界疏》雄文载入县志。清政府撤销迁海令后,沿海居民大规模复村,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为纪念王来任、周有德两贤功德,沿海一带庙宇,多有供奉其牌位的。不过,像永峰古寺这样,供奉两贤塑像,外加供钦差大臣雕像的,比较罕见。

另外,该村的奎峰王庙竖有四座古碑,内容多与民生有关。比如(1)《周爷奉道给照杜患碑》,碑文写的是地方官吏违规私设鱼税,地方豪强强占紫菜礁石,村民夏象春等联名上诉一案,得到了周爷奉道批照,予以严禁。(2)西厢房竖清康熙五十六年《两广总督杨大老爷金批如详签禁碑》(康熙五十六年十月三日示禁)。碑文记载海丰埠商徐兴候借名勒收盐户盐税,乡贤江泰来等联名上诉,得到两广总督杨大老爷金批严惩。(3)两广总督杨大老爷禁革碑。碑文记载:①另洲县出证件与渔民,免受地方文武兵役籍端勒索。②地方官吏土棍冒称海主港主向渔民私抽肥私之禁令。(4)县主杨大老爷悉革陋规碑。碑文记载:杨县令锄奸恤民,船只换牌时,管渔官吏乘机索钱,县令出示,革除陋规,因而渔民感其厚德,刻碑纪念。

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奎湖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出过举人三名: 彭举,明永乐庚子年(公元1420年)考中举人,曾在广西桂林训导。彭祚,明成化甲午年(公元1474)考中举人,曾任广西泗州府同知。郑享长,明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举人。

另外,该村的陈新于明宣德己酉年(公元1429年)考取贡生,曾任福建延平府儒学正堂,署永安县印。据墓碑实考,该村的林文星曾任清朝五品官。

该村明崇祯年间乡贤夏象春、陈益斗,曾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一起上省状告剥削渔盐民的地方官吏。此事迹记载在古碑《周爷奉道给照杜患碑》中。

该村清康熙年间乡贤江泰来,博学多识,以性格诙谐著称,精通玄学。曾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上省道状告勒索渔盐民的埠商徐兴候等人。此事迹记载在古碑《两广总督杨大老爷金批如详签禁碑》中。

古老民居见证历史

奎湖村的现存有传统民居850座,包括下山虎、独脚靴、四点金等多种格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古建筑祠堂27座,列入陆丰市文化局保护2座:一、位于村中心的宽祖家祠,1311年元代至大4年建造,坐南向北,深24.2米,宽13米,为二进一天井,八柱亭结构,正面设三个门,俗称三山门,门口埕宽22米,长30米。二、铭祖家祠,公元1457年明代天顺元年建造,深19.3米,宽12.7米,为二进一天井一拜亭结构,正面设三个门,俗称三山门。

座座古建见证了该村悠久的历史。

□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

猜你喜欢

 

Written By

漠月

发表评论